李寡妇知道东家这是照顾她们母子呢,感激地接过钱,却没有说感谢的话。寡妇门前是非多,她怕村里那些比她们做得多的人家说闲话。不过,她把东家的恩情,深深地记在心中。四十文钱,够她们母子俩吃好多天的了。瘦成一把骨头,只剩下一个大脑袋的儿子,终于能吃一顿饱饭了!
干活的速度和质量,跟工钱息息相关,佃农们热情非常高,每天天不亮就在田里劳作,太阳下山了才舍得离去。一百七十多亩地,很快就完工了。佃农们很忐忑,常年务农的人都知道,种田只有春耕和秋收时最忙碌,平时只要除除草,浇浇水就成。东家说了,玉米这玩意儿抗旱不耐涝,不需要浇太勤的水。不知道中间闲下来的时候,会不会有工钱呢?
没容他们有时间思考,新的活计又来了。阳郡王买下的八百多亩地,需要他们这些熟手带着新手去耕种,工钱按照余家的惯例来。那边的地也都请人翻过了,但翻的不是那么精,肥料也没有余家庄子上的足。现在去买肥料也来不及了,余小草只有把灵石水的浓度调高一些,保证玉米的产量不会太难看。
等玉米都种下地后,余海又按照每家劳动力的多少,把地承包给佃户们照顾,每个月给基本的工钱,一个成年劳动力二十文,等到收获的时候,产量高的有奖励!
阳郡王的八百亩地,自然有他手下的管事负责。看到余海父母劳心又劳力,什么都亲力亲为的状况,他琢磨着要不要送个管事给他们?以后唐古这一摊子加起来快一千亩的玉米,都得靠余家照看着,能忙得过来吗?
朱俊阳特地把从京城庄子里调过来的年管事叫道跟前,郑重叮嘱他一切以余海父女马首是瞻,玉米田里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,就去请教他们。年管事见主子对余家父女如此看重,不由得暗自提醒自己,一定要把余家父女当上级一样敬重。
在年管事看来,余家父女跟他一样,都是帮主子办事的。不过,在主子心目中的地位高了些而已。年管事也是从靖王府的众多的家生子中,一步步走过来的。靖王府的下人中,等级观念很强,等级低的必须无条件服从等级高的管事。
在这边的种子已经种下地之后,京城那边传来消息说,皇庄那边的玉米种子也都播种完毕。阳郡王心中有些着急,没有经过药水育种的玉米,不知道能不能像唐古这边的涨势好?
他找到余小草父女,希望跟着去京城走一趟。这边的一切都上了轨道,瓜田那边有刘虎一家照看着,庄子这边有庄头和郡王爷的管事盯着,应该不会出什么事。余海回到家里跟家人们一商量,决定跟着阳郡王进京。
余小草已经把庄子里所有的水井,都改造成了浓度很低的灵石水,不但能够促进农作物生长,而且人长期饮用对身体也有好处。余小草还大发慈悲地把小郡王买的田地周围的水井,也都改造了一番,保证这次玉米的种植万无一失。
&nb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