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还需要配置3.5寸软驱,是用来读写磁盘的。
电脑机箱大多都是横放的。
打开机箱先看到主板,安装cpu时还需要在主板上进行跳键。
而跳键这样的高难度活儿,薛余是个高手。
其实,薛余在图书馆里,只是多读了一些计算机刊物。
知道了cpu对应频率,当然能准确跳键。
多媒体电脑当然要有声卡、显卡,这两样,可都是插在主板上。
当然前提得是这个主板不是集成的。
集成的意思,主板厂家在出厂之前,已把声卡、显卡做成固定在主板上的芯片。
既然是固定了,当然对于以后的升级就相当不利了。
对于这些,都是硬件,薛余学的很快。
而至于软件,首先是电脑运行的平台系统。
家用电脑用的当然是微软作系统,windows3.2。
当安装windows之前,还需要先用3张dos盘,驱动光驱然后,再到bios里面修改一个配置。
这个作,薛余在同学中也是第一个学会的。
因为学校的隔壁,有一家小店就是专卖盗版光盘的,薛余买了光盘在学校的机算上放,学会的。
但单机的作还是比较多的。
比如,薛余没来计算机学校,就常常往游戏厅里玩,那时候玩得都是单机版游戏。
是windows自带的挖地雷和打扑克、金山的仙剑奇侠传、westwood的红色警戒和微软的帝国时代。
当然啦,还有女生们常玩的大富翁游戏可能一直有女孩儿玩下去呢。
最后,是要为电脑上网做准备了。
拨号上网,网速不高,9.6k的贺氏“猫登”。
而浏览器还是网景的航海家。
工程师们每次给客户演示上网,都问客户要不要先上个厕所,因为,这样回来就可以看到美国的雅虎网站新闻了。
记得刚知道邮箱那会儿。
流行的邮箱后缀名是@.cn。
薛余申请的第一个邮箱,是用当年正恋的恋人小名命名的。
当然,现在这个恋人已遭不测......
所以,开始的时候,每每看到这个邮箱,还是令薛余的心为之一悸。
但一个同学的“冒傻气”,倒是让这个名字带来的悲伤,减轻了不少。
当时的小插曲是:
有一同学看见薛余书上写着自己的名字,还有“邮箱地址”。
他仔细研究了半天,然后问薛:
“这个地址该怎么寄信呢?”
薛余抢过了书,转离开,喊道:
“寄你个球啊!”
“薛余,你怎么骂人呐?”
薛余还记得,就是那天,他去了科技街,看见墨绿色的弧形aspir电脑,简直惊为天人的感觉,至今难忘。
还有一条横幅上写着:
浪漫是“给你打印一份书,让我们谈一次方方正正的恋”......
薛余总是逛不够这电子城,他常常看见那些电脑店里,一群群二十几岁的年轻人,在销售电脑和组装电脑,为电脑配件调货而奔来跑去的忙碌影发呆。
他羡慕他们,哪怕,他们偶尔,还会血气方刚的跟不讲道理的客户打一架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