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皇帝会怎么处置我呢?是砍头,是监禁,还是流放?”徐光启心中惴惴不安的想道。
他深深地知道,如果要对大明现状做出改变的话,那肯定会触动既得利益者的利益,而对面坐着的崇祯皇帝,以及以崇祯皇帝为首的朱明皇室,便是这个时代里最大的既得利益者。
作为这个时代最大的既得利益者,岂会背叛自己的阶级,成为自己阶级的掘墓人?
朱由检被徐光启的大实话深深触动了,大明之患在于土地兼并,但凡有点智商的官僚士绅都能看出来。
但是官僚士绅们作为既得利益阶层,他们不可能充当官僚士绅阶层的掘墓人,如果有,那就是光耀万世的圣人了。
这种圣人大明有没有?
还真有,那就是万历朝凭借一己之力推动改革的内阁首辅张居正,可张居正的下场又是什么?
是人走茶凉,张居正才刚刚去世,家族就给万历皇帝给抄了,长子甚至被生生逼死,次子被流放。
细数历史上的改革者,可以说没有一个能有好下场的,作法自毙,就是改革者最后结局的真实写照。
朱由检认为,欲挽救大明,不再重蹈崇祯皇帝自挂东南枝的覆辙,务必要发起一次比历史上任何变法革新都要彻底的改革。
然而改革不是请客吃饭,不是做文章,不是绘画绣花,不能那样雅致,那样从容不迫,文质彬彬,那样温良恭让。
而是一次你死我活的战斗,在这场利益阶级你死我活的战斗中,需要有无数志同道合的人站出来,去奉献,去战斗,甚至必要时候还要毫不犹豫地去牺牲。
简而言之,朱由检需要足够多的殉道者,点燃自己,照亮别人。
如今,徐光启已经成为了第一个殉道者,他还需要更多。
朱由检开诚布公的道:“老师此言深得朕心,须知天下从来不是一家一姓之天下,而是天下人之天下。
那些漠视老百姓利益,甚至不让老百姓活下去的食肉者,历史已经教他们做人,强如强汉盛唐又何如,宫阙万间都做了土!”
徐光启闻言大震,不敢相信这样大逆不道的话竟从皇帝只之口说出,不过就是如此,方显皇帝欲救大明,发起改革的决心。
深吸了几口气,徐光启强行缓和了胸中的波涛汹涌,一字一句的道:“陛下之心,臣已知晓。无论要臣做什么,陛下开口便是,臣不惜万死,愿尾附陛下羽翼!”
“好极了!”朱由检抚掌笑道:“但凡改革,都必须得人。我大明虽有科举制度选拔人才,但所得人才,俱为士绅阶层,反成了改革最大的阻力,朕所不取也。
因此,朕之改革,便从选拔人才入手,朕需要一批志同道合者为改革冲锋陷阵,摇旗呐喊。朕已下旨改国子监为燕京大学,而老师,便是朕钦定的燕京大学第一任校长。
老师所要做的,便是从数千国子监旧生中去芜存菁,选拔一批和改革志同道合者,教以符合新形势下的实用之学,如数学、天文、地理、格物等课程,令得他们与腐儒区分开来。
&nbs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